《石壕吏》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,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徵兵,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,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,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。
賞析. 作者:佚名. 《石壕吏》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,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徵兵,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,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,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。. 藝術上,精煉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,把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,愛憎分明。. 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。. 善於裁剪,中心突出。.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。. 首句“暮投
賞析 《石壕吏》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,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徵兵,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
石壕吏賞析 《石壕吏》是一首杰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。它以“耳聞”為線索,按時間的順序,由暮——夜——夜久——天明,一步步深入,從投宿敘起,以告別結束,從差吏夜間捉人,到老婦隨往;從老翁逾墻逃走,到事后潛歸;從詩人日暮投宿,到天明登程告別,整個故事有開始、發展、高潮
說明當時逢人就捉,已成慣例。——以上四句,是本詩第一段,勾勒出兵荒馬亂之中,石壕吏趁夜捉人,老翁逃避,充滿緊張恐怖的氣氛。
石壕吏課文賞析推薦: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。首句暮投石壕村,單刀直入,直敘其事。暮字、投字、村字都需玩味,不宜輕易放過。在封建社會裡,由於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,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,更何況在兵禍連線的時代!而杜甫,卻於暮色蒼茫之時才匆
【〈石壕吏〉賞析】 戰爭,會改變多少事?會改變多少人? 在唐詩的發展史上,杜甫是誰也忽略不了的人物,他有「詩史」之稱,唐代安史之亂的背景,和詩人不可分割;他有「詩聖」之稱,儒家的仁民愛物、己飢己溺的精神,和詩人密密相合。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逾牆走,老婦出門看。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聽婦前致詞,三男鄴城戍。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。室中更無人,惟有乳下孫。有孫母未去,出入無完裙。老嫗力雖衰,請從吏夜歸。急應河陽役,猶得備晨炊。
《石壕吏》是一首杰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,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,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,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,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。藝術上,精煉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,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,愛憎分明。
杜甫《石壕吏》,翻譯日暮時投宿石壕村,夜裡有差役來強徵兵。老翁越牆逃走,老婦出門應付。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,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。我聽到老婦上前說:「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。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,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。
- 《石壕吏》原文/賞析/譯註/翻譯/註解(註釋)_「杜甫」詩詞
- 歸燕心: 用生命感受生命──我讀「〈石壕吏〉賞析」
- 每日一文20111213杜甫石壕吏
- 馬嵬原文、譯文、翻譯及賞析_袁枚_漢語網
- 杜甫:石壕吏_勵志人生網_激勵人生每一天!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逾牆走,老婦出門看。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聽婦前致詞,三男鄴城戍。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。室中更無人,惟有乳下孫。有孫母未去,出入無完裙。老嫗力雖衰,請從吏夜歸。急應河陽役,猶得備晨炊。
【〈石壕吏〉賞析】 戰爭,會改變多少事?會改變多少人? 在唐詩的發展史上,杜甫是誰也忽略不了的人物,他有「詩史」之稱,唐代安史之亂的背景,和詩人不可分割;他有「詩聖」之稱,儒家的仁民愛物、己飢己溺的精神,和詩人密密相合。
20111213杜甫石壕吏 題解 1.出處:杜工部集。2.釋題:石壕村抓丁的官吏。本詩與「新安吏」「潼關吏」並稱「三吏」,和「新婚別」、「垂老別」、「無家別」的「三別」並稱,同為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反映民生疾苦的名詩。
第三句的“石壕村”,是指杜甫所寫的《石壕吏》,詩中有一對老夫妻,因官府抓人當兵而分離。 第四句的“長生殿”,是唐皇宮中的一座宮殿,《長恨歌》中有詩句:“七月七日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”,是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在一起海誓山盟。
《石壕吏》作者:杜甫原文: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逾牆走,老婦出門看。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聽婦前致詞,三男鄴城戍。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。室中更無人,惟有乳下孫。有孫母未去,出入無完裙。老嫗力雖衰,請從吏夜歸。